华声在线个月时诊断为脑瘫的患儿,一度被认为将终生瘫痪。但母亲没放弃,他在6岁时学会走路,并以无学籍旁听的形式完成了小、中、大学学业。2014年,他写的自传剧本《理想之光》被拍成微电影,并获多个奖项。如今,爱好写作的他又开始喜欢上拍短视频,希望以此向更多人推介自己的家乡。他就是廖志胜。1月31日,记者在长沙天心区廖志胜的家中,见到这位“95后”小伙。
“出生时全身紫色,在恒温箱里14天才脱离生命危险。”1月31日,廖志胜母亲刘立群和记者说,廖志胜于1997年3月出生,在7个月时还坐不起来,最初医生说可能是缺钙,直到他11个月时,才被确诊为脑瘫。
“医生说孩子可能一辈子都只能躺在床上,不能走路。”李立群说,听此噩耗,当时的她脑子一片空白,犹如晴空霹雳,“至今都不记得自己是怎么回家的。”
刘立群向记者透露,她和丈夫从来就没想过要放弃儿子,他们一直都在竭尽全力为儿子治疗。 为了给儿子治疗,刘立群和丈夫竭尽全力挣钱、借钱。“我上午带孩子去医院做康复治疗,下午到外面做推销员,晚上再去工厂上晚班到凌晨1时。”
听人说做足浴有助于儿子走路,刘立群于是开始学足浴,“每天带着儿子去学,回来再给他做足浴。”
或许是足浴起了效,也可能是长期康复治疗的原因,廖志胜在6岁时,终于会走路了。“有一天,他在阳台上玩耍,突然一个人站起来走到了客厅。”刘立群激动地说,当时他和丈夫高兴地抱在一起,嚎啕大哭。
后来,刘立群自己开了家足浴店,丈夫也干起了装修的工作。家里的经济情况开始逐渐好转。
为了让儿子像其他孩子一样能上学,刘立群又开始为儿子到处奔波找学校。在刘立群的努力下,廖志胜终于在7岁时得偿所愿。
“没有学籍,儿子以旁听的形式完成了小学和初中的学业。”刘立群和记者说,儿子喜欢上学,与同学关系也一直很好。“那时每天早晨5时起床,先做两个小时锻炼,再去上学。”刘立群介绍,到小学六年级时,“儿子从始至终坚持要独自去学校,不让我接送。”
“但每次我会在后面悄悄跟着,不让他发现。”刘立群说,看到儿子一个人跌跌撞撞地走在路上时,她总是心里为他捏了把汗,“有时候摔倒了,他就费劲爬起来,继续走。有时候也会有好心人上前扶他一把。”
让刘立群特别骄傲的是,廖志胜爱好写作,“他的作文经常被老师表扬,还能获奖。”
在刘立群看来,这与儿子自己的努力分不开,“他每天不是在阅读,就是在写东西。儿子写字、翻书不方便,我们就给他买电脑、平板。”
“因为没有学籍,没法参加中考。儿子初中毕业后,不能继续上学,还在家里闹起了情绪。”刘立群和丈夫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,却也不知道怎么是好。
“你不是会写作吗?要不就在家里搞创作吧。”有一次,刘立群的一句话让廖志胜听了进去。
2014年,廖志胜写的自传剧本《理想之光》被拍成微电影,并斩获多个奖项,他的故事也被更多人知晓。
“从那以后,他又获得了机会,以旁听的方式读高中和大学。”刘立群介绍,儿子还通过了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的单独招生考试,“学校特意为他单独设置了考场。”
最后,廖志胜选择了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,并以旁听的身份,完成了四年的学业。
2020年,廖志胜从大学踏入社会后,进入一个企业,做起了为小说写推文的工作,每月工资3000元。后来他自己也写起了网络小说,“儿子还是长沙市作家协会会员。他现在已经写了有近30万字的小说。”
“有谁能相信一个从小学就无法拥有学籍的残障孩子,最终读了高中,上了大学。而志胜我做到了。”“觉得我是幸运的,虽然没能拥有一个健全的身体,但梦想给了我一对隐形的翅膀,信念给了我一片蔚蓝的天空,我依旧可以做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。”……这些都是廖志胜视频的文案。
在廖志胜的视频里,除了有美景、美食外,他还会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抒情、叙事,写文案喜欢引经据典。
记者采访了解到,廖志胜之前他写了一部叫“不一样的天空”的微电影剧本,主要是通过他自己的故事,来反映残疾人群体的生活。
“之前已有一个商家赞助拍摄,都已经签了合同。”刘立群和记者说,后来因为一些原因,拍微电影的事项被取消了。“我依旧很希望有人能支持我,把这个微电影拍摄出来的。”